1)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(下)_大明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一次,带头逼宫的兵部尚书项忠被逼退休。一个月后,太子少保、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商辂同样告老还乡。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的较量,远没有结束。此后重新掌权的汪直更是让文官们恨之入骨,皇权和相权之间还会有长期复杂的斗争。

  汪直所做的事,就是朱见深的意思,加上汪直年轻气盛,拼命想在皇上跟前表现出能干,又没有多少学问,仅凭自己的小聪明,远没有怀恩老练,每兴一次大狱,文官集团就对汪直愤恨加深一次。同年,南京镇监覃力朋上京进贡后回去,用一百艘船只载运私盐,骚扰所过州县。武城县典史责问他,反倒被覃力朋击打,牙齿被打断,另有一人被射杀。汪直查访得知,报告给朱见深,结果覃力朋被逮捕,判处斩刑。覃力朋广施银子,后来侥幸得免,而朱见深通过此事认为汪直能探知奸情,便更加宠爱他。汪直于是任用锦衣卫百户韦瑛作为心腹,屡兴大狱。

  在汪直兴大狱中,可以说有些文官自身手脚不清,难免在刑狱中处理太重,范围扩大,这就让文官集团恨之入骨。

  汪直重新当上提督后有所收敛,对皇上更加忠心耿耿。成化十四年汪直经曾提出过重要建议,奏请皇帝按文科例设武科乡,其意义在于把武科扩大到乡试和会试,开设武举,使武举逐渐发展成为与一般文士考试相对等的体系,健全明朝的科举制度,像选拔进士那样选拔武官,这有利于武科人才的全面选拔。朱见深依他所言,试行数年,颇有成效。

  朱见深更把汪直当成得力助手,命他前往辽东协助处理边疆事务,并可“便宜行事”,这等于给了他很大的权力。十六七岁的汪直,以另一种方式一路前行。

  汪直得朱见深“便宜行事”之敕令,巡抚辽东,处置边务。作为监军,出兵征讨建州女真三卫,大胜。汪直在辽东狠揍了建州女真一顿,这一战在明军五万人的打击下,女真军队被斩首630多人,活捉240多人。建州女真失败得很彻底,此战直接把后来努尔哈赤的老祖宗女真首领李满柱、董山杀死在乱军之中,让明朝东北边境安生了100多年,这场战役就是后世所谓的“成化犁庭”。大概因为败的耻辱,以至于在清史稿里边,没有详尽的纪录。事后,汪直受命总督禁军十二团营,开明代宦官专掌禁军的先河。

  汪直于河套地区抵御蒙古鞑靼南下,大胜。鞑靼入侵河套地区,兵扰靖虏,汪直再次监军和兵部尚书王越商议,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,保国公朱永率大军从南路走,汪直和王越则率少部人马沿边境往榆林收集情报,侦查得知疏于防范的蒙古王庭就在威宁海,汪直当机立断调大同宣府两镇精兵两万,昼伏夜行二十七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