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五十五章 平安府出品必属精品_大明求生记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农产品的深加工是平安府赚钱的法宝,在明朝农产品深加工几乎没有,这里面牵涉到了怎样保鲜的问题,大都采用腌制类,晒干脱水法,霉变菌种这些办法来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,比如民间的干肉、香肠、腊肉、腌肉、腌鱼、鱼干、霉菜,干菜等等,可是这些大都全是自家自做,自行享用为主。

  明朝的大户人家,都有自己的豆腐坊,制作出来的豆腐不对外卖,自家享用,还有制衣房,专为全府中的人做衣服、鞋子、帽子等,平时丫鬟嬷嬷们空下来就为制衣房做些零工,比如纳鞋底、鞋梆子之类的活,还能在府内额外寻个外快,自家腌制的各种酱菜,制作的各种小吃食,尽最大可能地自给自足。当然也有商铺专门贩卖这些干货及腌制肉食,属于粗放型售卖,没有包装直接买卖。而平安府出品的这些东西利用瓶装工艺,经过加工后密封出售,保质期会更长,而且是即熟的,也就是说当你打开一个密封的小瓦罐后,里面的肉食或是鱼虾之类是熟的,可以直接吃,最受明朝人喜爱的就是方便面食,章子俊把五百年后的方便面采用明朝的工艺,生产出了明朝版方便面,不过名字改成了“仙人面”,除了面条用油炸定型烘干后,调料包很简单,只是一小包盐、酱,也能干吃及用沸水泡着吃。

  这种仙人面每一个面饼子包在一个油纸袋中,五包面饼子用一个竹篓子盛装,上面有一个封贴,写有“仙人面”平安府字样。仙人面在食用上的方便性,现已经供不应求的地步,主要还是生产规模小是手工作坊,没有机器那种流水线,这也是没法啊,在明朝能把搅面、压面利用水动力已经很不错了,接下去的加工全是靠人手工了,而在明朝大家吃的都是全麦面,很少蜕麸皮变成白面,而经过一台蜕麸皮的机器,再磨成粉,因为有了这一步的精细加工,经过油炸才造就了仙人面的声誉,登时属于高级食品。正因为仙人面的精细加工步骤有点繁复,有些商人想要仿照一时也无从下手,仙人面加上各种腌菜、酱菜“罐头”一起食用,风味百变,特别成为了旅途中最好的方便食品,替代“路菜”的高档食物。

  这种仙人面在军中更是欢迎,有兵部侍郎范闫提交了一份奏疏,让朝廷把仙人面食当作军粮,除了仙人面外,还有“仙人饼”,也就是饼干,原料采用玉米粉或食面粉、米粉等加入糖霜做成的各种各样的饼干,压制后烘干,可保存一年左右不会坏,另有用小米、大米、花生、黄豆粉做成的炒米糕,也是一个爆款的高级点心。

  在明朝糕点不是没有,还相当丰富,可是像平安府出品的这种“糕点”还真的没有,主要是保存时间长,比如明朝用米粉制作的各式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