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十三章王伦开酒楼_水浒大寨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北宋时期,社会较为安定,商业经济繁荣,各地酒楼生意也十分兴旺。比如在东京汴梁的酒楼,著名者数十家,诸如状元楼、清风楼、潘楼、高阳正店、庄楼、班楼、刘楼、八仙楼等等。其他像大名府,CD府,杭州,苏州每地也有十几家著名酒楼。

  而其中东京的白矾楼“乃京师酒肆之甲,饮徒常千余人”。白矾楼后改名丰乐楼,“宣和间,更修三层相高,五楼相向,各有飞桥栏槛,明暗相通,珠帘绣额,灯烛晃耀。”在全国富有盛名,是酒楼行业的典范。

  这一日济州城中,醉仙楼最是惹眼,其处于城市最繁华地段的中心,今日开业大吉,人来人往好不热闹。早几日王伦就已经让杜迁宣传酒楼开业。为此还编了首童谣,让小灵官带着附近的孩童传唱,这也是广告效应。

  醉仙楼在原来酒楼的基础上装修开业了,重新看见醉仙楼建筑的人无不侧目。稍有见识的人都认得出来,如今醉仙楼完全仿照了东京酒楼的建筑风格,酒店门口彩画欢门,门前酒旗,桅子灯应有尽有。

  “欢门”就是用竹木搭成的房屋一般架子,上扎纸或绢制作的仿生花或灯笼,在东京或者杭州大型酒楼都有这个。还有个俗称“彩楼”,“彩楼”即演艺船上所结扎的花幡招展的小彩楼,秦淮河上十分常见。

  至于醉仙楼门首绯绿帘幙,贴金红纱栀子灯也是有来历的。据传,都因五代时后周郭高祖游幸汴京,酒楼就如此装饰,宋继后周酒楼纷纷仿效,乃至约定成俗。

  醉仙楼彩楼欢门高二层,宽近三开间店面,一层当中还向外加出一顶。每一层都以席篷盒斜披顶,下垂帛边。前面正中突出一个平面作梯形的檐子,檐下垂挂流苏。每层顶上用细竹扎出高耸的山形花架,上扎花毬、花灯,装点有花形、鸟类等各类饰物,真可谓堆锦迭绣。

  王伦为做支撑这样一个华丽的彩楼欢门,就用了十根粗木。酒楼四围的栏杆,也都雕饰五彩花纹图案。彩楼欢门使人未入楼前便能感受到雍容华贵,大气高端的气魄。这些都使得醉仙楼脱颖而出,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。人人纷纷道这醉仙楼可作为济州标志,可以跟河北相州的翠楼相提并论。翠楼乃河北第一酒楼,雕梁绣柱,有百十处阁子,每日宾客数百。

  醉仙楼门前,有王伦吩咐杜迁请来的杂技班子,有表演抖空竹的,有耍大刀的,有喷火的,演出一个接着一个。里三层外三层,站了好多人在观看。王信,牛娃,小灵官几个玩心重,都在外面看杂技,一人手里还拿个糖人。

  往醉仙楼里面走,门口站着两个伙计,一左一右面带微笑。他们头戴方顶头巾,身穿青衫上写“醉仙楼”三字,脚下丝鞋净袜,让人耳目一新。更有甚者,还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